首页 > 资讯 > 画里画外后续+全文贺立华马兵全本免费小说_热门网络小说推荐画里画外后续+全文贺立华马兵
画里画外后续+全文
牧歌 著
来源:ygxcx 主角: 贺立华马兵 时间:2025-05-03 12:40:57
小说介绍
完整版小说推荐《画里画外后续+全文》,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贺立华马兵,由作者“牧歌”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然后便是我被揪到学校的操场上开批斗大会批判。那些勇敢的红卫兵闯将们搬出从我宿舍和办公室抽屉里搜出的人体素描画册和半导体收音机,挥舞着拳头对我控告,并把它们作为我喜欢看光腚女人和偷听敌台广播的“铁的证据”。然后又挖掘出在我出生刚一个多月就已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我那至今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父亲和我...
第9章
那时候,我才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不久,在一所中学里担任高中部数学老师。课堂上,我把一个正在调皮捣乱的学生叫起来提问,不想那学生为了搪塞我,竟说教室里的光线太暗了,看不清黑板。
我立刻皱起眉头反唇相讥说:“天安门城楼怪亮,你怎么不去那里上课呢!?”
那学生顿时面红耳赤地低下头去不再分辩了。
哼,叫你叛逆,叫你不懂得尊重,叫你不把年轻的老师放在眼里!
我扬起下巴,把嘴唇卷成一道优美弧线,乜斜着眼睛用凌厉、篾视的眼波扫视了一遍台下:喧闹的教室立时鸦雀无声地安静了下来;学生们个个摆出聚精会神、严阵以待听讲的架势。我想,我的冷嘲热讽已经达到了以一儆百之效,而且,那位学生也已满脸羞愧、一副痛改前非的样子。于是我冷笑着示意他坐下,然后才又继续原来讲授的内容。
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这句随口而出的话语却为我日后惨遭厄运埋下了隐患。
也就是在那节课后不到两周的时间,学校响应上级号召,开始组织学习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发出的《转发毛主席关于〈北京新华印刷厂军管会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的批示的通知》,紧接着,上面派工作组进住学校,帮助进行“有步骤地有领导地把清理阶级队伍这项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工作组到后还不到三天时间,一张揭发我“‘全国除了天安门以外都很黑暗’的反动言论”的大字报就贴在了读报栏附近的墙上。
而这张大字报又似启动引擎一样,接着,上纲上线到“反党反社会主义”“反革命”和“隐藏在教育战线上的流氓、特务”等的大字报纷纷登上了校园的墙壁。然后便是我被揪到学校的操场上开批斗大会批判。
那些勇敢的红卫兵闯将们搬出从我宿舍和办公室抽屉里搜出的人体素描画册和半导体收音机,挥舞着拳头对我控告,并把它们作为我喜欢看光腚女人和偷听敌台广播的“铁的证据”。然后又挖掘出在我出生刚一个多月就已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我那至今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父亲和我那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的母亲。言之凿凿说我父亲在朝鲜战场上当了俘虏、叛徒,投靠了敌国,每天晚上通过那个半导体小匣子给我传递消息,传达指令。
幸亏我有先见之明,抢在山雨欲来之前把那些临摹手稿、读书札记及思想笔记付之一炬,否则的话可能还要罪加一等。
学校的操场是一片平坦光滑的泥土地,北边是用石头水泥垒砌而成的半人多高的主席台。大毒的太阳底下,我便弯腰弓背地站在那主席台上。头上戴着高帽,胸前挂着牌子,由我所教授的男生抓头发架胳膊做“喷气式”,被我所教授的女生唾唾沫打耳光辱骂。
当然,一场批斗会,主席台上的不光我自己,还有教音乐的仇耘老师和学校的领导。
仇耘老师当时正值哺乳期,两只奶子胀得像两个足球,为此她不得不把身体躬得更深一些,好让奶水顺着牌子直接流到地上。她被检举揭发资产阶级生活意识和作风。只因她曾经在宿舍里聊天时说过,当年她姨妈谈恋爱那会儿时兴找军人做男朋友,当时姑娘中流行“一个豆的有点小,三个豆的有点老,两个豆的正正好”[1]这样一句口头禅,再加上她这倒霉的姓和名字——有人竟然把它和仇视劳动联系到了一起。
学校腾出一间杂物房当禁闭室供我们思过,写检查。晚上,仇耘老师恳求回家给孩子喂奶,她儿子才刚满五个月。然而,得到的答复竟然是“把资产阶级狗崽子弄到禁闭室来喂,喂完了再弄回去”。
批斗,游街,关牛棚,被遣放农村劳动改造。就像臧克家诗中这一刻不知道下一刻的命的老马。只因为一句话,那些曾经的所谓的人生理想与抱负,那些年轻人所应有的一切的一切,转瞬之间便化成了虚无。我的人生似乎从此滑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嗐,这又怎么可能?在人生这个坐标中,时间永远是一条指向未来的射线。所谓的人生,以及人生道路,不就是指的这条射线和踩着这条射线所走过的踪迹吗?
可我的未来是什么?又在哪里?
“哞——”
大黄一声低沉悲婉的叫声把我拉回到了现实,我急忙拭去腮上的泪水。还好四下里无人。我抬头望一眼天空,光芒万丈的太阳已经高高地挂在了碧蓝透明的天上,金色的阳光肆无忌惮地直射下来,在我裸露的皮肤上制造出微微的灼痛。我感受到了周围空气中气温的热度,同时也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真实存在。
人生识字忧患始。也许,所有的错都应该归罪于我对西方油画的迷恋。
事情源起于柯罗的一张风景画《橡树》。
那张《橡树》的油画就刊载在《美术》杂志上,是杂志的一个插页。
那是个周日的下午,我跟随母亲去她同学王阿姨家串门。在等待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信手打开了置放在身旁的一本《美术》杂志胡乱翻阅,无意中,一张彩页攫住了我的眼睛。那是一张叫《橡树》的油画,作者是巴比松派的法国画家柯罗。我被画面上扑面而来的一种来自生命的宁静、真切、诗意、浪漫的自然之美,以及其传递的气息所深深吸引、震撼,久久地沉浸在油画的意境里,感觉自己就像置身在绿意森森的橡树下,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呼吸着清新、自然的气息。
我认真看完油画下面的两行小字,并默默在心里记下了它们。
现在回头再梳理这段往事时,感觉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也许是旷日持久的对着《芥子园》画谱来回描摹的枯燥早已令我心生厌倦,高贵的雅典娜女神哀而怜之,于是向我开启了另一扇窗户。
从那以后,我便成了王阿姨家和浙江美术学院图书馆的常客。因为王阿姨在浙江美术学院图书馆工作,而王阿姨的丈夫章叔叔又是一家杂志社的美编。
随后各种流派和主义便纷纷涌进了我的视野。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84699】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