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战争始末
活不起的三十而立著《越南战争始末》中的人物维希胡志明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现代言情,“活不起的三十而立”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越南战争始末》内容概括:在现在的互联网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类人。他们化身键盘侠疯狂地贬低自己的国家,然后歌颂大洋彼岸的美国,仿佛美国的一切都是好的,而中国什么都不行。这些人就喜欢给美国当“狗腿子”,但给美国当“狗腿子”真是一件那么好的事吗?那我们就借助来越战来具体的阐述下,当人狗腿的下场。唉,说到这个,......
来源:cddp 主角: 维希胡志明 更新: 2025-02-02 23:48:54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越南战争始末》是网络作者“活不起的三十而立”创作的现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维希胡志明,详情概述:陈赓大将感到非常惊讶,一问才知道,原来法军也因为下雨推迟了一个小时出发,双方刚好错开,伏击才得以成功。这种巧合让陈赓大将感到哭笑不得,他感叹道,越南和法国真是一对绝妙的对手,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陈赓大将到越南时,越南和法国已经打了近10年,双方一直保持着这种低效的打法,难怪战争会持续这么久。老话说战...
第7章
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威胁将更加的直接,沿岸的岛屿链将会断裂,这就是艾森豪威尔对这件事的理解。
尽管如此,艾森豪威尔政府还是非常谨慎的。朝鲜战争的例子已经向艾森豪威尔证明了,被冷战思维支配做出的决策可能会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而且,中国也绝对不是纸老虎。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美国只能是对法国和南越进行支援,不敢亲自上场去打。
其实,在这之前,美国已经默默支持过法国。根据资料显示,早在1952年,美国就已经分担了法国在中南半岛1/3的军事支出。不过,当时的美国并不对外宣扬这件事,可以说是“做坏事不留名”。而此时,已经深深感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艾森豪威尔决定不再隐藏,要跳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支援了法国。在此之后,艾森豪威尔决定加大支援力度,其指导思想是“只要美国有,只要你法国要,除了命不能给你,其他的都好商量”。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到艾森豪威尔卸任时,美国政府已经为支援中南半岛花费了超过10亿美元,并且还派遣了超过692名军事顾问。这显然超过了日内瓦协议当中规定的外国军事人员的上限。但即便如此,美国越援助,法国却越摆烂,最终在1954年战败给了越南。
战败之后,艾森豪威尔政府为了抵御共产主义,又把支持的对象从法国转到了南越政府。等到肯尼迪接任之后,美国决策层依旧保持着“我们不参与南北越的战争,但要在幕后使坏”的思想。这种想法看似不错,但南越政府实在是不给力,问题不断,甚至严重干扰了美国决策层的判断,最终还让美国卷入了这场战争,这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一开始,美国选择了一名前越南官员,即曾在南越任吏部尚书的吴庭艳,并扶植他建立了新的南越政权。然而,吴庭艳上台后开始搞独裁统治,推行亲近西方的外交政策。这些行为虽然可以理解,毕竟他是美国的傀儡政权,但他一面派出军警镇压越南劳动党,另一面又派出部队镇压佛教徒,这一举动引发了严重后果。因为佛教在越南传播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