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现代言情> 汴京锦香录全文+番外

>

汴京锦香录全文+番外

天岳镇的阿斯塔著

本文标签:

现代言情《汴京锦香录全文+番外》是作者“天岳镇的阿斯塔”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林清晏苏蘅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第一章:香尘起一、汴河晨雾天未大亮,汴河码头已笼在一片青灰的晨雾里。河水裹着潮气,将远处城楼的轮廓洇得模糊,唯有漕船桅杆上挂的铜铃随波晃动,叮当声混着船工吆喝,惊破水面的沉寂。一艘“广南香舶”缓缓泊岸,船头雕着朱漆莲花纹,船身吃水极深,船板缝隙里渗出缕缕异香。船主是个精瘦的闽南汉子,正操着官话与市舶......

来源:cddp   主角: 林清晏苏蘅   更新: 2025-03-09 05:26:28

在线阅读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主角林清晏苏蘅的现代言情《汴京锦香录全文+番外》,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天岳镇的阿斯塔”,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锦香茶坊的竹帘半卷,蒸腾的水汽裹着茶香飘向街市。掌柜林绾娘立在柜台后,指尖摩挲着一只青瓷盏——那是前日从官窑新得的贡品,釉色清透如天青,却映得她眉心微蹙。坊间传闻愈演愈烈:城北新开的“云露阁”放话,要压过锦香茶坊的招牌。那阁主姓崔,人称崔四娘,原是个勾栏里弹琵琶的乐伎,不知怎的攀上了户部侍郎的远亲,...

第3章

台下抽出根包铜的秤杆。

王妈妈却按住她手腕,朝茶坊二楼使个眼色。

只见窗边闪过一道玄色身影,下一刻,泼皮已被人拎着后领扔出丈外。

五、香烬余温更鼓初响,汴京陷入夜的沉寂。

“锦香记”后院厢房内,苏蘅对着烛火穿香珠。

犀角针挑起蜜蜡,将檀香木珠一颗颗粘合,灯花爆响时,她忽然开口:“白日救人的,可是顾将军?”

林清晏正在研磨龙脑,石杵与瓷钵相击,发出细碎的清响:“顾千帆掌皇城司缉事,岂会管市井纠纷?

许是认错了。”

“但那人腰间的错金刀——蘅儿,”林清晏打断她,将研好的香末装入银瓶,“明日你去趟曹婆婆铺子,把这瓶甘松香送去,她家新烤的胡麻饼总带苦味,定是炉膛用了陈年松柴。”

苏蘅应声退下。

林清晏独自倚在窗边,望向漆黑如墨的夜空。

远处大相国寺的钟声荡开涟漪,惊起一群夜鹭,羽翼掠过州桥的残月,恍若撒向人间的星点香灰。

她解开颈间红线,露出一枚玉坠。

玉是上好的于阗青玉,雕成合欢花样,背面刻着蝇头小字——“元祐三年,乳香舶至”。

那是父亲临终前塞进她襁褓的物件,也是林家凋零的香料世家最后的印记。

第二章:风露争一、暗涌汴京的晨雾未散,朱雀门外已是人声鼎沸。

锦香茶坊的竹帘半卷,蒸腾的水汽裹着茶香飘向街市。

掌柜林绾娘立在柜台后,指尖摩挲着一只青瓷盏——那是前日从官窑新得的贡品,釉色清透如天青,却映得她眉心微蹙。

坊间传闻愈演愈烈:城北新开的“云露阁”放话,要压过锦香茶坊的招牌。

那阁主姓崔,人称崔四娘,原是个勾栏里弹琵琶的乐伎,不知怎的攀上了户部侍郎的远亲,竟在御街盘下一栋三层楼阁。

茶客们议论纷纷:“云露阁的茶汤里掺了蔷薇露,一盏值半贯钱!”

“听闻崔四娘亲自调香,连官家都赞过她手巧。”

<林绾娘闭了闭眼。

三年前,她带着幼弟从江宁逃荒至此,靠着一手家传的“九转点茶法”,将荒巷里破败的脚店熬成汴京茶行翘楚。

如今这根基,岂容旁人轻撼?

二、茶斗三日后,云露阁送来帖子:邀锦香茶坊于清明踏青会上斗茶。

“这是要逼我们

《汴京锦香录全文+番外》资讯列表: